避難=荒野求生?中國打來,跑去山上躲起來就好了?

戰爭真的發生要躲去哪?大部分人可能會直覺反應:「都市太危險,我去山上野外生存」、「山上地形崎嶇好躲避,比較不容易被抓」?

戰爭來了,人人荒野、深山求生?

說到避難或求生,過去我們受到大眾影視文化影響太深,可能直覺想到的場景是一片斷垣殘壁、除了你之外方圓數十公里荒蕪人煙,甚至街角還會竄出一批殭屍(如果你把敵軍當殭屍的話)。又或者是像 Discovery 頻道的荒野求生系列那樣,一個人一把藍波刀就要在山林裡生存幾週。

然而,我們現實上會遇到的大多數威脅,情境會更為特定。例如,在敵軍的入侵之下造成斷水斷電,但這不意味著我們馬上要離開城市,去鄉下山裡上演原始求生。事實上,平時如果沒有豐富爬山經驗的人,到山上躲避其實比想像中困難非常多。

山裡的狀況比都市更不可控

​跟都市相比,山中的不可抗因素其實更多,有高山氣候、雷擊、地勢、甚至野生動物等,各方面都可能造成威脅、並間接導致不同的傷勢。例如,意外導致的穿刺傷、嚴重過敏(如蜂螫)、失溫、甚至高山症,一個閃失都可能演變成不可挽回的情況。

若受傷急需救治,人力搬運、調度直升機等,都需要跟時間賽跑。若後送時間拉長,也會影響到醫療介入的方式。以穿刺傷為例,因為無法立即送到醫院,勢必要先做傷口清創與拔除,這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事情。

如果是往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跑,不但要更注意保暖、也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高山症,更不用說可能迷路甚至不慎墜入溪谷。

山裡的狀況比都市更不可控(圖/Ralph/CC BY 4.0 DEED)

都市原住民能在山上躲多久?

​即便能在山上暫時平安無事,也遲早會面臨水源、糧食不夠等狀況。如果有一定數量的人往山裡躲,可能會導致山屋爆滿,大部分人只能考慮紮營過夜,但能在帳篷裡能睡多久也是個問題。此外,多數的生活用品仍是需要下山補給。因此,除非到萬不得已需要撤離,留在熟悉的環境、盡可能保持原來生活會是上策。

戰災下的社會韌性:盡量維持原來生活

戰爭陰影籠罩之下,的確生活會變得困苦許多,但平民要做的事情很可能不會差太多,首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好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保護好自己,才有可能去幫助其他人。也只有當我們保護好自己,這個社會才可以持續運作。我們的政府、我們的軍隊,才能夠專心戰事而不用一直分神留心後方。

在確保自己生存與生活無虞之後,如果還有餘力,再思考如何貢獻自己的心力與所長,例如協助後勤、投入生產等等,就算這些都沒辦法,那我們還有一件很基本卻很重要的事,盡量維持上班上課,因為這個社會仍要大多數人維持,各項生活機能不中斷,也是保持國內民心士氣很重要的一環。

以 2022 年爆發的俄烏戰爭為例,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在遭遇俄軍圍城時,城裡的麵包店仍能每天營運六小時,這都顯示出一個社會的韌性與活力是極其重要的。

戰爭發生前,一般民眾如何準備避難物資、制定安全計劃,課堂上將進行go bag討論實作,擬定適合自己與家人的避難準備計畫!!➡︎ 2024年|黑熊學院基礎營|

黑熊學院

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學習現代戰爭知識、避難規劃準備、基礎救護止血等實作課程,培養公民自主防衛能力,提升社會防禦信心,不分性別、職業背景,達成「每個人都能在戰爭時成為貢獻者」的學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