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情境模擬戰時!2023黑熊學院 [藍鵲行動] 大型演訓 - 活動回顧
黑熊學院2023年一月於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舉行首次大型戶外演訓-「藍鵲行動」,以黑熊基礎營課程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為主,透過戶外演訓,來檢驗學員們的計畫與準備,將近100名學員參與為期一天的戶外情境模擬。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數據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此技術,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當代台灣的安全問題,關鍵的核心,來自中國對台不懈的侵略野心。而隨著中國持續高度經濟增長的不再,國內社會經濟矛盾的日益顯露與對立激化,在謀求政權持續維穩與存續的趨利下,植基於極盡且具有擴張性民族主義的論述與行動成為中國當前政權維繫統治優勢與地位的選擇。
自習近平上台後,中國日益地危險與不穩定,甚至不再維持自身亦為普世價值的認同者與追尋者的角色。轉而大肆宣揚出於本位主義的自我中心論述。對外關係亦從尊循者、參與者的角色,逐步轉化爲修正、甚至制定規則者的積極介入者的角色。這些被視為「修正主義者」的行動,逐步成為當前區域安全與國際局勢安定的隱患與威脅,也深刻影響自由民主價值的國際規範與秩序。
故此,在印太及台海安全逐步升溫,中國日益躁動的當下,美國國防部於11月29日公布了「中國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報告全面分析中國解放軍對美國構成的威脅。內容不僅勾勒描繪解放軍可能發動戰爭的方式,同時也探究解放軍當前的活動和能力,並評估其未來可能的軍事動員目標。
美國國防部所公布之「中國軍力報告」其重點有四:
一、中國為實現於2049年達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刻下正集舉國之力,試圖逐步轉化國際秩序,將其扭轉為對中國更為有利之格局。
二、過去兩年來,解放軍逐漸轉化為達到中國野心的「治國工具」(instrument of statecraft),在印太地區的行動也日趨「危險、強制、挑釁」。
三、中國明確展現欲強化「戰略嚇阻」(strategic deterrent)能力的野心,並致力加速核武器的「現代化、多元化與擴張」,並積極發展太空與反太空的戰力。
四、解放軍很可能在軍事、外交、資訊與經濟等層面,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企圖迫使台灣接受其「統一」。
而在解放軍作為達成中國對外擴張目的的施行工具,特別適用於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上,該報告亦指稱,解放軍對台灣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選項甚多,而其可行性與風險則不一。其主要方式有以下:
其一,是海空封鎖,藉此切斷台灣的進口,甚至輔以大規模飛彈攻擊、奪取離島等行動,以及電子作戰、網路攻擊、資訊戰等攻勢行動來孤立台灣,迫使台灣投降。
其二,則是相對「有限度」地結合多種「破壞性、懲罰性與致命的軍事行動」,輔以各種公開或秘密的政治經濟活動,並透過資訊戰的攻勢,藉此形塑、轉化台灣人民對台灣執政當局的認知,並在台灣內部散播恐懼,動搖人民對政府的信心,藉此削弱其統治效率與正當性。
其三,透過飛彈精準攻擊台灣重要的政府機構、軍事基地之手段,降低台灣的防禦能力,讓台灣領導階層失去效力,削弱台灣大眾抵抗的決心。
其四,發動全面性的兩棲侵略作戰,奪取、佔領台灣的離島,甚至整個台灣,而其中,其最重要的作戰概念則為聯合登島作戰(Joint Island Landing Campaign)。
然而,美國國防部評估,中國要透過大規模兩棲作戰侵略台灣仍非常困難,解放軍的能力可能尚未達到執行這一層次得作戰水準。而這樣的作戰方式對於當前執政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共產黨,都會帶來巨大的政治、軍事風險。
該報告除了對於解放軍之企圖、攻台之想定,以及可能入侵手段、效能做出評估外,也分析評估了台灣當前應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挑戰與準備概況。
面對解放軍持續的強化與擴張,台灣與中國的軍力差距日益擴大。而作為應對,2021年,台灣發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開始修正既有的軍事戰略,增強不對稱、聯合作戰能力,並藉「重層嚇阻」,提高空軍、海軍的重要性。然而,美國國防部的這份中國軍力報告亦指出,這一檢討規劃,僅處理了台灣所面對的防衛挑戰中的一部分,台灣尚須解決招募、維持兵源所需的成本問題,以及裝備、戰備上的挑戰。
此份報告除全面清晰地剖析解放軍當前的狀態與可能的行動與威脅,更直指出台灣當前防務尚待持續加強與增進的地方。事實上,國軍多年的建軍備戰當然使得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具有一定的應對能力。然而,隨著解放軍軍事技術與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中國對於戰略與軍事準備的全面性與積極性,台灣可能面對的威脅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軍事作戰作為,結合輿論、資訊與心理性的打擊,結構性地進行攻勢性的政治經濟行動,弱化台灣社會的抵抗意志與挑戰台灣各階層的應對威脅與衝擊能力,則是獨裁侵略政權的實現野心作為的進化手段。
面對這些新的威脅趨勢與情勢,台灣總體國家與社會,亟待深化與拓深包括軍事與民事各部門與階層應對與承受各類戰爭風險與威脅之能力。「防衛」議題也不再並絕非個別或特定群體之責任與任務。其形式更不會僅僅限於傳統的軍事力量之間的鬥爭。對於侵略者,製造挑動目標對象內部的分化,激化對立,弱化治理效能、信任並引發治理舉措的正當性爭論,從而使目標社會面對其公視產生屈服與投降的氣氛,更有利於其政治軍事行動之目標。
因此,面對當前的新威脅情勢,發展台灣總體社會承受並應對戰爭風險與威脅的社會韌性刻不容緩。積極推動、整備並適應新型態風險與危險應成為當前攸關國安的跨領域課題,因為,唯有足以全面管控、應對風險能力的社會,才能在充滿未知與不測的未來,消除不安與疑慮,積極向前,持續增益發展。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公部門的努力,在自由民主社會,這需要所有主權者的積極協力與參與。這涉及的不但是強化能力,更涉及結構性的調整與重建改造。如此更需要從認識到理解與積極實踐的全面行動。這是台灣當前的挑戰,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面臨的功課。
黑熊學院2023年一月於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舉行首次大型戶外演訓-「藍鵲行動」,以黑熊基礎營課程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為主,透過戶外演訓,來檢驗學員們的計畫與準備,將近100名學員參與為期一天的戶外情境模擬。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兵棋推演已開始被應用在國防及國家安全分析層面。了解兵棋推演可以學會理解決策者所發布的政策背後邏輯,或增進對國際事務的了解,這無形中會形成一個社會的國際觀上升,形成一種對敵方資訊戰的心防能力。
我們向各位推薦市面上的民間防衛相關讀物,提供幾本適合推薦給大家的書,不僅提供給尚未參與基礎營但希望增進民防知識的民眾,也提供給曾經參與基礎營的學員,更廣更深的學習民防知識,與戰時環境的生存之道。